Search

凝視日常|攝影藝術工作者 陳敬寶

  • Share this:

陳敬寶拍攝《尋常人家》的契機,有幾個起源,其一是有不少國際攝影家會針對家庭生活進行計畫式拍攝,但臺灣比較少見;其二是他在日本橫濱駐村時,生起進入日本家居環境進行拍攝的念頭;其三是天母有居住空間要拆除重建,他受邀參與創作計畫,陳敬寶藉此展開《尋常人家》系列,企圖透過家屋內在狀態,呈現當下此時臺灣人生活的樣貌。

而中國著名的畫作《韓熙載夜宴圖》,則是陳敬寶執行《尋常人家》的核心精神。此橫幅長卷中,詳細記載韓熙載在夜間宴會的整個流程,從他迎客始,與友客人間暢敘相歡,直至送客。陳敬寶以為,若干年後《尋常人家》也能如《韓熙載夜宴圖》般,讓人目睹21世紀初臺灣人如何布置、擺設居住環境,以及人在家裡頭都在做何種活動。

從《檳榔西施》系列開始,陳敬寶已啟用兩屏照的視覺形式,主要是他的方形中片幅相機無法更換鏡頭,且他也想竭力在畫面中維持檳榔攤環境狹窄擁擠的真實樣態,因此模擬電影鏡頭的橫搖,採用兩張照片並置的手法,完成作品。
至《尋常人家》,被攝對象的住屋,可見有趣的物件與家居擺設,陳敬寶往往難以取捨,於是從兩屏並置,擴展到三連屏、四連屏,以求呈現更多臺灣人生活的場景。拍攝此一系列,陳敬寶總是希望能夠進入沒有整理過的住家,有一回就真的遇見全部都是書的家屋,非常驚喜。另一次則是一名學攝影、喜歡做瑜珈和下廚的女孩,其駐防裡,在起居室與廚房中間有道白牆,恰巧能夠重組為一張三連屏作品,完整體現女孩的日常風光。

陳敬寶以為,日常是百無聊賴、日復一日,是人生最平常、平庸,經常無意識度過的時刻。而追求藝術或者是從事藝術創作,其實可謂是反日常生活。創作者不免希望在稀鬆平常無聊的日常頭捕捉、創造到某些事件或時刻,以之展演特異的瞬間。陳敬寶的《尋常人家》,則意圖藉由物品、事件與時刻的差異、追尋,反問平凡的日常――究竟在生命中佔據如此大時間比例的日常生活,存在何等意涵。

小檔案
1969年出生於馬祖,現為新北市鄧公國小藝術與人文(美勞)科任教師,並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攝影課程。為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(School of Visual Arts)攝影系美術學士(BFA),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班;曾榮獲紐約時代廣場藝廊「和平計畫」第一名(紙上作品類)、臺北市攝影節新人獎、第三屆永續臺灣報導獎(攝影報導類第二名)及日本東川獎。曾在日本東京工藝大學、紐約尼可巴克藝廊、臺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、1839當代藝廊等地展覽。

一影像
創辦人:馬立群  監製:王姿佩
採訪:沈眠  攝影師:吳姿瑩  剪接:徐珮珊
作品提供:陳敬寶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1 IMAGE ART 一影像》創辦理念是希望能建立原生的台灣影像工作者資料庫,讓所有人看到台灣優秀的影像作品,讓他們能站上國際舞台,為台灣發光發熱。 我們積極創作有關影像任何的相關原生內容,包含專題製作Photographic production,攝影家專訪An interview with photographers,導演專訪Director's interview, 攝影直播Photography Discussion Live,攝影活動及講座Photography related activities,紀錄片Documentary、廣告片、微電影等內容。 【1 IMAGE ART 一影像為高雄攝影節協辦單位,台北國際攝影節媒體協辦單位】 創辦人Founder :馬立群 Li-Chun Ma 相關報導:https://www.commabooks.com.tw/good-life/709 ● 如有廣告與採訪需求請Email至 : [email protected][email protected] ● Brand | 《1 IMAGE ART 一影像》為像群影像文化有限公司品牌
View all posts